如果从2013年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的成立算起,保险科技在我国的发展已走进第十个年头。十年以来,在政策指引、技术发展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入渗透到保险生态的各个价值链,正在重塑传统保险发展模式,推动业态优化、渠道变革、场景创造、体验提升,促使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当前中国保险科技正处于第二波发展浪潮的上升期,保险科技的应用能力日益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科技转型已成为保险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有望成为驱动保险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同时,保险生态圈的参与主体类型日益多样化,跨行业、跨领域、跨渠道的合作有望促进保险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和探索。
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沉寂良久的人工智能市场似乎有了万物回春的迹象。在保险领域,AIGC和大模型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技术,前者高度的自然语言识别和写作能力可以为保险产品设计、营销、运营和客服提供深度赋能,而大模型为解决更复杂的专业问题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一直以来,中国太保高度重视科技在公司发展中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在公司“转型2.0”战略中,“科技赋能”被列为三大支柱之一。2019年,太保制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ITDP 2.0(2020-2022),明确提出太保科技条线两大定位,即“成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者、成为行业新技术应用的先行者”。
在头部保险公司中,中国太保在新技术的探索应用上相对更加积极。早在2016年,太保就开始持续投入“大数据”等前沿技术,2017年正式启动“数字太保”战略,并发布业内首款人工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
公司积极探索“管、研、用”分离的科技治理架构,2020年以来先后设立集团数智研究院,成立太保科技公司,开展前沿技术预研和新技术应用创新孵化。在生态建设上,公司大力推动金融应用系统适配及改造,与国内信创厂商联合攻关,搭建去IOE生态。
2017年启动“数字太保”战略,揭开转型序幕。
2017年9月发布业内首款人工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
2018年8月上线基于语音交互和AI技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灵犀一号”,入驻医院。
2020年成立太保数智研究院,旗下AI团队致力于提高集团整体人工智能水平,先后斩获NLPCC IDEA研究院语言知识模型问答竞赛冠军、CCKS知识增强视频语义理解竞赛冠军,位居KG-CLUE大规模中文知识图谱问答权威评测排行榜第一。
2021年发布“物联智保”AI产品,将风险信息转为数字信号,推动动态敏捷风控与转型赋能。
2022年2月太保科技获批成立。
2023年7月发布数字员工、黑灯工厂、决策中枢等三款创新科技成果
01
契机:AI的突破
伴随着ChatGPT的破圈,全球的注意力都似乎集中到了AIGC和大模型“风口”之上。保险行业因为具备AI大模型落地的商业化场景和基础,以及依托数据的行业壁垒,成为垂直领域AI大模型落地的主要方向之一。
中国太保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提出,将基于大数据基础和技术全面加快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尤其加大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应用落地。
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太保各成员公司集中发布数字员工、黑灯工厂、决策中枢等三款创新科技成果。
“数字员工”是太保科技联合数智研究院基于大模型建设应用探索的科技产品,也是业内少数正式进入应用的大数据方向的科技产品。
基于大模型的人机协作终端“数字员工”,能够通过任务指令识别作业意图,具备自主规划和任务执行能力。目前,该终端已在中国太保审计中心进行能力试点,构建了审计检查、公文质检等多名审计数字员工。
太保产险发布了“RPA黑灯工厂”,是于2021年起正式运行的流程自动化集约运营平台。黑灯工厂(Smart Factory),即智慧工厂,太保产险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模仿人类作业行为且24小时无休,集中部署、集中运行,集中管理,替代产险部分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由于其无人值守、替代人工操作的特性,在公司内部俗称“黑灯工厂”。
依靠超自动化技术(流程挖掘、RPA和AI)的融合,黑灯工厂2.0为整个自动化生态系统的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RPA黑灯工厂”上海总厂的120个机器人可同时运营440多个RPA产品,其中活跃产品230个,几乎覆盖产险所有业务条线,成为赋能一线、解决“微场景”作业痛点的利器,并已推出“影像升级”“车险估损单预录入”“增值税智能抵扣”“人伤无影像质检”“机器人自动录入保单”等产品。
太保寿险发布了“智能决策中枢”,旨在探索数智能化的未来业务新形式,以人为本进行智能决策赋能,着力提升太保客户的服务体验、销售转化业绩和内勤作业效能。
太保寿险的数智应用负责人、太保数智研究院大数据首席专家孙谷飞认为,数智化的技术底座是一系列的技术组合,单一技术和能力很难解决所有实际的业务痛点和问题。因此,数智化的变革,需要一个可以融合多项复杂技术的决策中枢,打通各类模型包括AIGC大模型到业务生产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基于这个理念的数智化决策中枢——太保寿险决策中枢1.0,根据场景对数智化能力做融合编排,同时支持持续的反馈学习,可支撑精准营销、数据运营、智能助理、智能风控等数智应用。
据悉,决策中枢1.0推出迄今,已经支持客户经营决策等多个数智化场景,通过平台化的实施,太保寿险整体决策模型的资产化率达到50%,平均决策时间在50毫秒,极大的提高了决策效率。
太保寿险积极拓宽多元渠道布局,优化产品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科技赋能平台,实现银保渠道业务高速发展。2022 年,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04.7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08.7%,其中新保收入 288.0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32.0%。
中国太保所研发的以上科技产品,在科技分类上主要集中在移动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通用型技术和物联网、车联网等专用型技术上;在保险价值链各环节应用上,覆盖了产品设计、产品定价、销售渠道、核保理赔、客户服务、财务核算、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等方向。
表1:中国太保AI相关研发的技术分类和价值链应用
√:数字员工;√:RPA黑灯工厂;√:智能决策中枢
02
蝶变:破解自动化测试
过去三年,中国太保科技规划ITDP2.0主要集中在治理管控、自主研发、平台协同、数据服务及创新发展5大能力的建设,成绩可圈可点。
以前,中国太保软件自动化测试主要依赖国外商业软件。由于金融保险软件系统质量要求高、流程严谨、业务逻辑复杂,大规模回归测试、压力测试必须使用自动化工具才能完成,国内没有替代产品,国外供应商凭借此类产品的垄断地位提出高额的技术服务费用。
中国太保实现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蝶变的关键一步,就是自主研发的“猫”系列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着力破解自动化测试对编程能力的要求和对页面元素结构分析的痛点,降低系统使用门槛
太保于2016年成立自动化测试研发团队,经过数年技术攻关,已成为用户体验佳、软件质量优、安全稳定强、测试效率高的全新测试平台,并涵盖七大子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太平洋保险公众号
七大子平台聚焦不同专业领域,既可以独立测试,也可以相辅相成组合使用。“猫”系列自动化测试平台完全替代国外商业工具在各专业测试领域广泛使用,平台性能和易用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累计获得19项国家版权局著作权专利,被TMMi基金会推荐为“全球自动化测试最佳实践”,荣获20余项国内外行业大奖。
在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联合主办的2021年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首次公布了十大国有企业数字技术成果,“猫”系列自动化测试平台榜上有名,中国太保也成为唯一入选的金融企业。
目前,各专项自动化测试平台已在包括太保集团、产险、寿险、健康险、资产、长江等公司在内的全部测试团队、软件测试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极佳的落地与实践,涉及项目系统超400个,自动化测试覆盖率提升4倍,回归测试效率提升3倍。
资料来源:公开渠道
03
全栈国产升级,搭建去IOE生态
在中国太保自研科技产品体系的背后,有一个关键战略浮出水面,这就是太保的信创战略。太保的三年(2021——2023年)信创建设规划,核心在于四大策略:创建一个信创技术创新实验室,打造两朵多芯信创云——常规应用信创云和大数据信创云,实现三大分布式架构升级,沉淀四项技术标准。
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太保持续推动集团科技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通过构建完全自主可控的基础架构平台,引导应用全部采用信创技术进行架构升级,核心系统自研比例提升到40%,并通过CMMI5级认证。
同时,太保与国内各大信创厂商联合攻关,靠大量的应用测试、问题溯源,发现应用中存在的功能和性能问题,从而不断完善信创产品,实现自主可控、稳定运行。
2018年,中国太保启动了去“O”项目,即替换掉Oracle数据库;2021年,正式开始信创规划与实施。据悉,中国太保在2022年底完成了80余个重要业务系统的全栈国产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保在OA系统信创适配方面,成为泛微保险行业第一个通过大型全栈10万级信创版案例;集中式数据库采用达梦数据库,目前部署超过100套机器配套5款迁移、同步、保障工具,是国内最大案例;布式数据库选用 OceanBase,对接旗下子公司全业务的服务入口P17,是国内首个全险种核心迁移至国产数据库的核心系统。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2022年底,太保联合阿里云建成新一代云平台——“太保新云”。太保新云是“保险集团云”,也是行业首个国产信创云。太保新云上线首日,总请求量累计达到1300万次,请求峰值25,800tpmC,有力支撑了公司业务的发展。目前“太保新云”已通过监管机构的信创验收,新云投产将使中国太保全域网络性能提升20%-30%,单位成本30%-40%。
04
结语
国资委79号文件要求,我国关键行业、关键企业2027年需百分百完成信创替代,替换范围包括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领域。在保险业,中国太保在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第二增长曲线方面积极布局,已走到行业全栈信创建设的前列。
在三年信创规划实践中,中国太保实现了从存储、服务器、操作系统、虚拟化、SDN、到数据库、应用中间件、应用的全栈创新,完成了技术国产化战略转型。
同时,信创的方法,已经在太保得到实践的验证,可以推广到同行业。海通国际在2022年研报中称,在个险价值持续放大、资产驱动负债遭遇瓶颈的环境下,中国太保的战略逻辑、发展路径、实践经验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
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太保集团的全栈信创建设,正在快速推进。未来太保集团将以“信创为常态,非信创为例外”为标准,优先选用信创技术进行架构设计,同时将“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作为核心竞争力,制定新的三年规划,以严控增量、逐步淘汰存量的滚动推进模式,逐年扩大信创的系统范围。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苏越
编审 | 赵金龙